易武國有林茶農現場表演爬單株古樹茶!
易武國有林是近年才崛起的,以下茶友拍攝“茶農”爬上單株古樹采茶的照片。








@海浪:高杆的确就是這樣采摘的,而且路途遙遠,采摘下來的鮮葉極易受到傷害,國有林高杆想要出精品比一般古樹茶園還要難,一旦出精品,無以複加!!
@想飛天的魚:可以臨時性在國有林區設置簡易初制所不?這樣可以不用長途跋涉運送鮮葉。
@海浪:臨時初制所是可以,隻是因爲在國有林範圍内禁止明火,護林員會幹涉你的生産和生活用火,非常不方便。再加上環境條件所限,鮮葉攤晾,揉撚,曬幹環境都有極大的不便,所以,想要就地加工幾乎是不現實的,的确有人這麽做,等喝到茶青,你就會後悔這麽做了!茶青最好還是及時背回家裏,路上采取一些降溫防摩擦的方法就可以最大程度保護鮮葉。
@看哥哥拼搏:海浪兄好,今年做茶采取的是在小溪邊攤晾再下午背回去,并且今年殺青換師傅,要合到5斤鮮葉出一斤毛茶,這樣的工藝會不會對成品後期有影響?
@海浪:前面帖子裏我說過方式,您這個也算是其中一種吧,隻要鮮葉沒有損傷,具體方式無所謂。5公斤做一公斤,基本算是春尾的料了,一開春的原料大約隻是4-4.2就可以做一公斤。不過有些國有林高幹發芽比較晚,5月份開采就是接近雨水季節,鮮葉含水量高,加上萎掉不夠充分,鮮葉水分重,5公斤做一公斤也不奇怪,隻是炒茶時間會延長許多,關鍵不要抛撒過度,否則出鍋前茶葉幹了就不太理想了,活性受損,得不償失!!!
還有就是千萬不要指揮茶農怎麽做鮮葉,對我們來說,我們才是外行。你要算計的指示采摘成本,鮮葉價格,其他的還是交給茶農完成吧。還有一點,勐海工對于易武茶的影響在今年看來還是很嚴重的,畢竟鮮葉品質有差距,最好還是按照易武自己的固有方式,别把太多的外來工藝帶進來,控制不好會有大的遺憾!
@老安安:如此看來,大樹茶的采制成本真的不低啊,怪不得茶餅能賣出天價。(本文通過網絡資料由說茶網整理發布)
閱讀全文

免責聲明:本站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資訊,也不構成任何建議,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