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鼻祖──供春
在香港茶具博物館,有一把供春所制的壺,名為“六瓣圓囊壺”,壺底用竹刀底刻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款,但究竟是不是供春的手跡,已無從考證。
供春,生活在明代弘治、正德年間,是宜興秀才吳頤山的書僮,在吳頤山未中進士前,曾侍讀于宜興金沙寺。史料記載,書僮供春給使之暇,向僧人學習,將製作陶缸陶甕的細土,加以澄練,並改變“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製成壺樣”的方式,首創用泥片回合壺身的方法(此成型方法,已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做成了今天名聞遐邇的紫砂茶壺。供春開創了宜興茶壺從單純日用到藝術陳設紫砂的新天地。明代學者周高起《陽羨茗壺系》一書把金沙寺僧與供春列入藝術化紫砂壺的創始人,被尊稱為“砂壺鼻祖”。供春,是第一個在紫砂歷史上有名有姓的制壺大師。
供春在首創了紫砂壺製作的用泥片回身筒的工藝,他做的壺在當時已是十分珍貴。明朝文學家張岱所著《陶庵夢憶》中曾雲:“宜興罐以龔春為上”,供春壺一直是作為藝術珍寶,被秘藏於名門望族, 被記載於典籍之中,幾百年來,有許多傳說,由於紫砂易於破損,真正存世的極為少見。供春壺究竟是怎樣形態?幾乎成了一個歷史之謎。
1928年,宜興士紳儲南強收藏到了一把供春紫砂壺,關於收藏這把壺還有一段來歷,有一次,儲老先生在蘇州古玩地攤上發現了一把沒有蓋的紫砂壺,造型奇特,他拿起壺體仔細把玩,發現壺柄下有“供春”二字的刻款,心中不免一喜,儲老心中明白,最早的紫砂壺,並沒有在壺底刻年號或印章的習慣,一般都只是用尖竹片戳刻制壺者姓名於壺柄。直到萬曆年間制壺名家時大彬,才開始將製作者姓名刻在壺底,但仍不用印章,不記年號。此壺壺柄有姓名刻款,壺底卻無年號,很可能是把古壺。儲老當時便向攤主瞭解該壺的來歷。據賣家說,該壺曾由蘇州大收藏家吳大徵收藏,於是就花了一塊大洋買了回去,經過反復研究,認為該壺確實是出自供春之手,就請來當時的制壺名手黃玉麟配蓋,黃給配了一個瓜蒂狀的壺蓋。有一次著名畫家黃賓虹見了,認為樹癭壺身配瓜蒂蓋有點不倫不類,於是,儲老便再請制壺高手裴石民重新做了一隻樹癭壺蓋,把鈕做成靈芝狀。在壺蓋的支口周邊外緣,刻有宜興金石書法家潘稚亮兩行隸書跋文:“作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玉麟,五百年後黃賓虹識為樹癭,重為蓋者石氏,題記者稚君。”如今,這把壺已被珍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儲南強覓得供春壺後,十分珍愛,終日摩娑不已,並在宜興城外西溪築“春歸樓”保藏。當年英國人托賣辦與之協商,願出二萬元收購,被儲老婉絕;日本人更是覬覦已久,抗日戰爭時,儲老把它埋入深山地下,直到抗戰勝利後,才把它起出。
當代制壺大家顧景舟曾說:“現在各地發現供春壺的不少,但除儲老先生這把壺之外,還沒有發現一件是真的。”如今,我們在市面上,到處可以看到所仿的供春壺,有藝術造詣非常高的大師仿做的,也有一般工匠做的,不過,許多人在做供春壺的時候已經開始融合了現代人的審美習慣,加入個人對供春壺的理解,在壺藝表達上增加了“趣”的成分,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供春壺僅僅是一個傳說,但從這一傳說中,許多當代紫砂匠人都悟出了一個道理,紫砂創作,並不是手到拈來,更不是約定俗成,紫砂藝術是需要沉下心來創作的,我們看到香港茶具博物館裡這把供春款的紫砂壺,是1513年的作品,這是一把造型非常圓潤,製作工藝非常優秀的作品,它的用料是明代典型的黑土,摻以段泥砂粒,看上去星光點點,令人愛不釋手,雖然不能完全肯定這是供春的傑作,但是,這壺明顯的看上去有當時的製作工藝和風格,不妨認為,如果找不到不是供春所做的理由,那麼,就應該把他當成是一把真的供春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