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產地分佈
普洱茶被譽為是“可入口的古董”,而行家對於每個古董必須瞭解它的出產地,那普洱茶產地在哪里呢?現如今普洱茶產地分佈以瀾滄江為界劃分為江內(即瀾滄江北)古六大茶山: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漫撒,即現在通常說的“易武茶產地”;江外(即瀾滄江南)新六大茶山: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
1、南糯:南糯茶山坐落於勐海縣東北側,屹立在流沙河東岸,在傣語裏,南糯是筍醬的意思。
2、南嶠:南嶠茶山如今又被稱為勐遮古茶山。勐遮是勐海縣境內最大的平壩。明朝隆慶四年1570年設十二版納時,勐遮、景真和勐翁為一版納,1927年這裏設縣,當時稱五福縣,三年後更名為南嶠縣,這也是南嶠古茶山得名的原因。1958年11月,南嶠(已改名勐遮)縣與勐海縣合併,改設為勐遮區。
3、勐宋:勐宋茶山位於勐海縣東部,東與景洪市接壤,南接勐海格朗和鄉,西南接勐海鎮,北與勐阿鎮交界。勐宋是傣語地名,意為高山間的平壩。
4、景邁:景邁茶山位於瀾滄拉祜(hù)族自治縣縣城東南70公里的惠民鄉。
5、布朗:布朗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南八十公里處,南部與緬甸山水相連。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區,總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 布朗族為古代濮人後裔,據說他們是制茶的始祖。
6、巴達:巴達茶山位於勐海城西58公里。
以前普洱茶產地分佈以古六大茶山(江內六座)為主:
1、革登山:屬喬木中小葉種,較苦澀,回甘強烈、生津快,香氣呈淡清香,湯色深桔黃。
2、莽枝山:屬喬木中小葉種,較苦澀,回甘強烈、生津快,香氣較淡,湯色深桔黃。
3、倚邦山:屬喬木小葉種,回甘快、生津較好,香氣幽香如瀾,湯色深桔黃。
4、蠻磚山:屬喬木大葉種,較苦澀,回甘強烈、生津好,香氣呈梅子香,湯色深黃。在歷史上有喝蠻磚看倚邦一說。
5、曼撒山(易武山):屬喬木大葉種,微苦澀,香氣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著一股幽瀾香,穀雨前後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強烈生津好,易武正山歷史上就是聞名中外的茶山。
6、悠樂山:屬喬木大葉種,苦澀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氣一般,湯色淡桔黃。
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產茶量已漸少,普洱茶產地分佈已移至新六大茶山(江外六大茶山):
1、南糯山:屬喬木大葉種,微苦澀,回甘、生津好,湯色桔黃、透亮。透著蜜香、瀾香,穀花茶淡香如荷。歷史上是聞名遐邇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著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樹。
2、布朗山:屬喬木大葉種,較苦澀,回甘快、生津強,湯色桔黃透亮。香氣獨特,有梅子香、花蜜香、蘭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3、巴達山:屬喬木大葉種,這裏生長著成片的栽培型茶樹和野生茶樹林。賀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長著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樹。此山茶葉味苦澀,回甘、生津快,湯色桔黃晶瑩、透亮,條索墨綠油亮。香氣好,有梅子香、蜜香。
4、南嶠茶山: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湯色深桔黃,香氣一般,茶葉等級低。
5、勐宋茶山: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澀,微回甘、生津一般,湯色深黃,條索墨黑。
6、惠明景邁山:屬喬木大葉種,十二大茶山中喬木樹最大的一片集中在這裏,號稱“萬畝喬木古茶園”。苦澀重、回甘生津強,湯色桔黃剔透。這裏的喬木茶樹上還生長著一種寄生物俗稱“螃蟹腳”,可消炎怯痰、對治療胃病和糖尿病較有效。
只能採用雲南大葉種茶為原料的才被稱為普洱茶,而瞭解普洱茶產地分佈對於辨別普洱茶真假、好壞是至關重要的。建議大家在喝普洱茶時,較好選擇沖泡的方式,不要選擇煮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