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普洱江湖 > 普洱茶知識

老班章村的歷史(图文)

2018-02-01 字体大小【 投稿

 老班章村的歷史

  實際上老班章茶的歷史是普洱茶歷史的最好證明。居住在瀾滄江沿岸一帶的古代濮(讀pú)人,蒲蠻族,濮、朴、蒲,都是布的同音異寫,是今天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的先民。“普”也是“濮”的同音異寫,“普洱”即是“濮兒”。故普洱地名和普洱茶也因“濮兒人”而得名。人(濮兒人,布朗族)→地(普洱、普洱府)→茶(地名+茶),與黃山毛峰、武夷岩茶、君山銀針等同理。布朗族是世界上最早的茶農,他們到哪裡都首先種茶,種在房前屋後,當藥用→當菜吃→當飲料。

 

  現在老班章村所在地,原是現老曼峨寨布朗族先民世居轄地,古茶樹也是“濮兒人”種下的。西元1476年,老班章村的哈尼族先祖——愛伲人,自毗鄰的格朗和山遷徙至此。慷慨的老曼峨寨布朗族先人,應到來的愛伲人請求,將老班章村周邊的山地、林木、田壩及已是數百年樹齡漫山遍野的大樹茶一併出讓給客居的愛伲人,為此老班章愛伲人自建寨先民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歲歲年年向老曼峨寨奉獻穀種及牲畜,以示世代不忘布朗族的恩典。

 

  60年代,新班章老班章遷出,在一山之隔約20餘公里處安營紮寨,新班章的古茶樹也是布朗族先民種下的。用老→新,上→下等區分寨名版納多的是,住不下了或發現更好的就搬走,也說明少數民族遷徙的頻繁和西雙版納地多人少資源豐富。

 

  茶種及混采

 

  老班章古茶園中的茶種典型的有老曼娥種、帕沙種、班盆小葉種等,但班盆小葉種近年被砍掉了。實際很多產區大葉種與中小葉種是混生的,混采的成品口感與韻味都比單采大葉種好。老班章有苦茶(即人們所說的“霸氣”的茶)、甜茶(樹齡不太大的茶)、澀茶(多生長在陽光照射很少的山凹裡),三種口感的茶也和茶樹自身的品種有關。芽頭也有細芽、粗芽、黑芽,細芽頭的古樹茶最霸氣。

 

  混采是採茶工(已不一定是茶農了)把一片地裡的茶全部采完,無論品種,無論大樹小樹,小茶樹是茶果落地自然再生長的,是茶子茶孫。可以說“純”是理想化的假的,“混”是現實的真的。實際上拼配可達畫龍點睛之神效,鮮葉採摘時就拼配,比後期拼配更好。有心人做的試驗是:正常倉儲下,老班章純料於五年左右口感全無,只餘茶韻、氣感。

  

  2002年以前,老班章古樹茶人們嫌太苦,沒人要,就連猛海人也幾乎沒幾個知道班章茶是啥樣啥味道。當時老百姓連采都不采,事實上是送人都沒人要!哪個年代是芽頭白嫩的各種小樹茶價格最高。

 

  1992年,老班章寨全村竭力集資數萬元,青壯年人人出工,從原始森林中的羊腸小徑,人背肩扛將百根水泥電杆抬上布朗山,終結了世代靠火塘和松脂照明的“黑暗”年月。

 

  2002年,政府修通了老班章村通往外界的鄉村路,結束了千百年來老班章人與世隔絕的歷史。自此秘藏深山的千年老班章茶漸為外界所認知,獨特品質漸為人們所喜愛,價值漸顯。

免責聲明:本站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資訊,也不構成任何建議,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絡我們!

相關閱讀

热门标签

©2023 知樂茶業(香港)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香港九龍太子基隆街33號 電話:+852-2374 6188
WhatsApp:+852-92356000
深圳羅湖建設路1046號4樓025A
電話:136128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