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山頭茶,成了資深茶人們嘴上念叨不斷地名詞。冰島、班章、景邁、易武、曼松等等。可真正瞭解這些名貴山頭茶的人有多少,今天我們就和筆者一起來瞭解一下“老班章”。以下為原文。
班章茶區,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海縣南方約六十公里處,平均海拔約1700米。有新、老班章茶區之分(班章村委會分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垻卡龍、垻卡囡等五個寨子)。整個班章茶區栽培型的古茶園數千畝,主要分佈在老班章、老曼娥等地。真正老班章村寨內古樹茶年產量只有四噸左右,小樹茶、臺地茶於2003年後大量種植,每年約有三、四十噸產量。
還原老班章
常見老班章茶樹有甜、苦兩種,分屬帕沙種、老曼娥種,故而市場上有老班章甜茶、苦茶之說,實際上老班章還有本地的原始種茶樹,以及近年來種植的雲抗種臺地茶。老班章茶質較重,韻較廣而深,氣味特殊,香氣下沉,舌尖與上顎表現不明顯;與老曼娥、吉良等有明顯差距。正常倉儲下,老班章純料於五年左右口感全無,只餘茶韻、氣感。若以其作為拼配料使用,則可達畫龍點睛之神效,為拼配優質茶不可或缺。
因老班章過度炒作,農民採摘多以大小樹混采方式,許多所謂老班章純料實際上是大小樹混合口感——口感靠前、澀度偏高。所以市場所謂老班章苦澀度較高,就是因為拼配小樹、臺地茶所導致。但因為混拼,以至於茶品口感留存時間增加,現在坊間流通的不少倉儲多年仍有明顯口感的老班章“純料古樹”,便是此類。
因老班章“霸氣”之名,部分不良業者將苦澀、煙焦味作為“霸氣”的表現來誤導消費者。石昆牧老師於業界首倡茶品品飲氣感一說,於初時被誹為偽論,而後氣感逐漸成為業界常見詞,過去不少氣感的反對者也將氣感成日掛在嘴邊,卻是如此這般扭曲面貌,將苦澀(過度苦澀系小樹、臺地混拼所致)、煙焦味(工藝制程失當的錯誤結果)當做氣感,亦可稱為是業界一景。
還原老班章
除了所謂“霸氣”說,亦有“進階”說法將老班章分為苦茶、甜茶。這雖已是接近本相的認識,卻有人以苦茶、甜茶作為區別老班章茶的特徵,僅將甜茶作為真正的老班章。實際上不論苦茶、甜茶,均不是老班章本地品種。老班章自有其當地的原始種,有其明顯區別於甜茶、苦茶的特徵,但這已然不是炒賣班章的商販會去關心瞭解的問題。
更有甚者,老班章於五六年前開始種植雲抗十號良種茶,到近年已可開始量產。以區域論,其確系“老班章”茶無疑,但這等無性繁殖的良種臺地茶,實在不是真正愛茶之人心中所指的“老班章”。同一個村寨的茶品會因為純臺地茶、大小樹混采、純古樹茶、單株定采等產生不同的價格區別,而老班章的臺地茶,往往是近年來老班章市場行情中的底線,多被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商家批量收購。
老班章村門口設立的哨卡。在茶區許多知名的山頭村寨如賀開、景邁等均有類似的設置,如此可有效的防止非本村村民以非本地茶葉冒充圖利現象的發生。
還原老班章
老班章茶農每隔兩三年就要重新蓋房。蓋新房成為茶農宣示財富的一種手段。現在任何時候來到老班章,都可看到施工中的房屋。富裕後的老班章,直如一個大工地。
老班章茶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高的價格,與其自身品質亦有關聯。以氣感之均衡、通透而論,老班章確為雲南茶區之翹楚。老班章茶的價格雖有炒作之嫌,但相較於惡炒過度的冰島、曼松等茶區,其價格與茶質的偏差並不算大。在老班章茶火爆之後,以圖利為信仰的業者自然會開動腦筋“創收”,或是以與班章有類似口感的茶區冒充、混拼,或是以特定的工藝制程去貼近消費者頭腦中的班章“印象”——詳情可參見本期文章之《老班章造假面面觀》。
還原老班章
一個老班章,古樹、小樹、臺地、甜茶、苦茶、原始種、雲抗系良種茶,再加上各家的工藝差別,製成茶品千差萬別,卻又真真是“老班章”所產茶品。坊間所謂名人、大師以品飲鐵口直斷山頭純料,是依靠品牌、價格,還是苦澀、煙焦呢?僅以老班章一地,便可觀普洱市場之亂象,亦可驗證“沒人可以喝得出村寨純料”之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