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外六大茶山-巴達山
江外六大茶山-巴達山
巴達系傣語地名,意為仙人腳跡。因巴達寨西有一塊巨石,石上有一巨大的傳說是仙人留下的腳印,故得名巴達。巴達鄉位於猛海縣南端,與緬甸接壤,屬山區鄉,總面積316平方公里,總人口9544人。主要是哈尼族和布朗族。其中茶葉面積8423畝,總產量140.6噸。
巴達鄉有野生茶樹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園兩大資源。野生茶樹群落分佈在賀松大黑山的原始森林中,大理茶種,著名的1700年的野生茶樹王就生長在這個群落,附近分佈著許多野生茶樹。栽培型古茶園資源有2162畝普洱茶種。
古茶園分佈在山坡地帶,海拔1580——2100米,古茶樹樹型喬木或小喬木,品種來源不詳,據章朗的村民講,該村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曼邁村品種較雜,除了大葉茶,還有部分中葉茶。古茶園分佈在風景林中,土壤為黃棕壤和黃壤,雨量豐富,年平均氣溫18度年霧罩日126天,氣候溫暖濕潤,有茶樹生長最適宜的優越自然條件。
巴達鄉在世界茶界的名望不是因仙人留足,而是因這裡發現了一棵意義重大的1700多年的野生型大茶樹。巴達大茶茶樹原來很高,有32余米;後遭遇雷電,被劈一半,令人惋惜。在這棵樹未被發現以前,關於世界茶樹原生地到底是中國還是印度?國外茶學界一些專家站在一定的立場,堅持印度說,原因就是中國沒有發現野生型茶樹;在1962年,張順高、劉獻榮先生根據村民提供的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得出結論;巴達大茶樹就是世界最大的野生型茶樹。這一發現,使國際茶學界一致承認;世界茶樹的原生地在中國,這足以證明中國是世界茶樹的原生地,並且中心起源地在瀾滄江中下游。
免責聲明:本站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資訊,也不構成任何建議,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