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動態 > 普洱茶文化

貢茶之地:易武古鎮,品味易武文化(三)

2018-02-05 字體大小【 投稿

 

貢茶之地:<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古鎮,品味<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文化(三)

圖爲:易武傳統烤茶

易武作爲古六大茶山之首,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加之其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原生态茶文化。苗族喜歡飲用鹽巴茶,彜族勞動喜歡飲大鍋茶,家家喜歡飲烤茶,瑤族勞動、待客用火罐茶、土鍋茶,傣族待客用竹筒茶。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飲茶習俗。

易武茶山深處的農家,我真正體驗了一次古茶山人是怎樣喝茶的。這裏的茶山人喝茶很是簡單,就是喝烤茶。烤茶,也是招待客人的一種禮茶。先要用炭火燒罐,将茶放置到罐内烤香,再加水煮沸。飲時要往茶杯中注入清水,将濃茶汁兌清。烤出的茶,湯色紅酽,滋味醇厚,具有提神生津、解熱除疫的功效。生活在六大茶山的少數民族也飲用此茶,世代相傳,因此烤茶風俗也久盛不衰。客人來了,倒上一碗,可用來清清路上的疲憊與風塵;鄰居串門來了也倒上一碗,于是便有了滿屋的笑聲;過路的口幹了,進門來也是一碗烤茶,飲後便會忘卻旅途的孤獨換上微笑重上旅程……

貢茶之地:<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古鎮,品味<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文化(三)

圖爲:傳統火闆烤茶

烤茶是最具雲南民族特色的生活化茶文化體現,在唐代南诏時期就出現在古六大茶山。千百年來,在雲南大部分地區一直沿襲着古老“烤茶”飲茶法,這也作爲茶文化研究者研究世界茶樹原産地和茶的應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各民族飲烤茶的不同方面也體現各民族的不同習俗。尤其在邊疆地區的各民族及很多山區漢族,至今仍常飲用酽厚醇實的烤茶,并用烤茶歡迎客人。

貢茶之地:<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古鎮,品味<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文化(三)

圖爲:易武茶文化陳列館收藏的古代烤茶罐

易武的茶農非常喜歡吃烤茶。辛苦了一天,晚上圍坐在火塘邊,一邊聊着茶市的行情,一邊吃着煨得橙紅的烤茶,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茶葉好不好,無須說出來,舌頭知道。他們隻說“吃茶,吃茶”。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講得好:“七碗愛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好一個““吃”字,道盡千般禅機。所以,僧人茶室書有“吃茶去”三個大字,俗間茶館、茶樓、茶室等也常見此三字條幅。好個吃茶,既是渴飲行動,生理需求的滿足,又被賦予了禅機哲理,成爲解悟公案、領會法語、徹悟心性、提升精神的行動。

貢茶之地:<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古鎮,品味<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文化(三)

圖爲:已蘇醒的易武古鎮,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茶人、遊人造訪

易武吃過烤茶,我才真正感受到茶湯穿繞于牙縫,沁滲于齒龈,滿口芳香,如甘露般“生津”,令人神清氣爽,津液四溢,滿口生香,持久不散,确實讓人有“茶味持久,茶韻悠長”的感覺。

貢茶之地:<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古鎮,品味<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文化(三)

圖爲:易武老茶樹

這種長在大森林的易武普洱茶,無論沖泡還是煮來喝,都能出濃湯、出甜味。這是由于易武茶的質樸、自然與率真的天然品質決定的。一切生命曆程必須是自然的。易武茶更是以它徹底而純粹的質樸與自然之美,傲然于萬茗之中,是那麽卓爾不群。縱觀易武茶從曆史到今天的生命曆程,從茶的生長、采摘、初加工成型後到那段漫長的陳化過程,一切都那麽質樸自然。自然走過的曆史,才能表露其真實性。從客觀的角度,“真”就是美。基于這個理,以“真實”作爲普洱茶内蘊,使普洱茶在歲月的陳化中形成普洱茶最寶貴的倫理文化。在易武過去曾有“祖父做孫子賣”的傳統,隻有堅持自然與質樸,才能讓世世代代都能享受新鮮自然的真普洱茶。本文節選曾麗雲《易武—古茶第一鎮》一書。

閱讀全文
免責聲明:本站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資訊,也不構成任何建議,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絡我們!

相關閱讀

热门标签

©2023 知樂茶業(香港)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香港九龍太子基隆街33號 電話:+852-2374 6188
WhatsApp:+852-92356000
深圳羅湖建設路1046號4樓025A
電話:136128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