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泉海大師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2月13日21點20分辭世,享年77歲。
譚泉海,男,1939年生於江蘇宜興和橋鎮,自20世紀50年代隨著著名老藝人任淦庭學陶刻,長期從事陶刻裝飾工作中,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無錫美術家協會會員。陶刻作品曾獲萊比錫國際金獎,曾到臺北和馬來西亞舉辦個人書畫展覽,曾任宜興市人大副主任。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消息傳來,宜興紫砂行業全體同仁十分悲痛,他們紛紛表示要敬慰譚泉海大師的親人們,要節哀順變,要堅強!
譚泉海,男,1939年生於江蘇宜興和橋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無錫美術家協會會員。自20世紀50年代隨著著名老藝人任淦庭學陶刻,在長期從事陶刻裝飾工作中,細細揣摩曼生三刀法、鄭板橋書風,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刻作品曾獲萊比錫國際金獎,曾到臺北和馬來西亞舉辦個人書畫展覽,曾任宜興市人大副主任。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譚泉海1958年進紫砂工藝廠,一直跟在任淦庭身邊工作,一直到任老先生去世。任淦庭先生當年除了教譚泉海基本功之外,還對他的書畫技藝提出很高的要求。
譚泉海父親是老中醫,當時開醫方都用毛筆寫字,所以寫得一手好字,也經常幫一條街上的鄰裏店鋪寫招牌。譚泉海父親的老師是一位前清的秀才,他經常跟著父親去秀才家串門,秀才的書畫相當好,故譚泉海從小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喜歡書畫,小學曾參加過比賽並獲獎,中學時在學校參加辦壁報、畫壁畫。
譚泉海大師說,學陶刻,先得學磨刀。掌握好要磨到什麼程度,把平的磨成尖的,再把尖的磨成平的,如此反反復複的練習。然後是叩叮倬毩暣蛉Γ^打圈是指在紫砂上刻一個一個的圈,要求毛的一面在外面就(刻)在外面,要求毛的一面在裏面就(刻)在裏面。如果書畫功底好,就能很容易掌握虛實輕重。如果只會用刀刻,不琢磨,沒有厚實的文化功底,刻出來的作品看上去就相當不舒展、不自然。
陶刻有很多種刻法,比如說單刀、雙刀,單刀是一刀下去,再略加刀修飾;雙刀是兩刀下去,將裏面的泥挖出來,要求毛的(一邊)在裏面,光的(一邊)在外面。動刀講的是得心應手,要做到這一點,打好基本功很重要。
在壺體上用刀的輕重、虛實、寬窄來表現中國書畫“墨”之濃淡焦輕(青)黑五色和遠近層次。但是刻畫也有局限性,它中間色很難表現,傳統國畫是用墨、水、筆、紙的藝術,所以從事紫砂陶刻的人也要參考別的藝術品種,再加以融匯並並提高自身的表現力。
同時,譚泉海大師生前也曾經教知他的徒弟們說,其實陶刻藝術也講究“快、慢”,陶刻要像寫字一樣,寫字要一氣呵成,陶刻也有這個要求。當然,從表現手法上說,不是說行刀都要快,即使是草書也有的時候要快有的時候要慢,像音樂、跳舞等所有藝術品種一樣,陶刻也有它的節奏,有快速、有頓措,有快有慢。
譚泉海和毛國強大師等同為任淦庭的徒弟,但是他們師兄弟的作品風格都不太一樣。像毛國強草書刻得比較好,而譚泉海的作品講究精細,講究挺括,所以用刀跟也不一樣,所以他們都是不可複製的紫砂藝術圈裏的頂尖高手。
曾記得去年1月22日到3月22日,歷時2個月的譚泉海作品展覽還在南京市管家橋85號華榮大廈13樓免費展出過的,如今大師卻駕鶴西去,真是傷感萬分。那次展覽是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江蘇省文化發展基金會、江蘇省民辦博物館協會承辦的,參展的作品是譚泉海大師花費6年時間創作的18把紫砂壺,18把壺上刻有18種書法作品,其中16把壺上還刻有風格不一樣的繪畫,美輪美奐,讓前往觀展的人們歎為觀止。
春寒陡峭,冷風肆虐,心魂久未安。長夜瀟瀟水,夕落古不歸。譚泉海大師在這個寒冷的早春,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個有紫砂藝術的美好世界,但是他那種無私奉獻,孜孜不倦,安於平常的心態,深深地震撼著我們。默哀……
譚泉海大師生平
1958年進入紫砂工藝廠,跟隨任淦庭老藝人學習紫砂雕刻裝飾。
1975年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訓班深造,受到著名教授梅健鷹、楊永善、張守知、白雪石、陳若菊等的教導。金石篆刻、書法繪畫、花鳥、山水、人物俱佳,作品構思新穎,風格清新灑脫。在長期從事陶刻裝飾工作中,細細揣摩曼生三刀法,板橋鄭書風,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陶刻用刀多變,表現手法多樣,作品多以俊秀細膩見長,亦不乏粗狂奔放傳神的佳作。
1979年特大紫砂掛盆《松鷹》、《群馬》為北京故宮博物館收藏。1984年雕刻裝飾的《百壽瓶》榮獲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
1983年參加裝飾的《鼻煙瓶》獲全國陶瓷設計評比一等獎,同年《藝術掛盤》、《十三件小壺》獲全國陶瓷設計評比二等獎;
1984年合作制作的《紫砂百壽瓶》獲德國萊比錫春季博覽會金獎;
1985年《博古百壽瓶》獲江蘇省四新產品評比一等獎;
1988年《四體茶詩藝術盤》獲江蘇省陶瓷公司新產品評比一等獎。
1989年3月曾在臺灣舉辦個人畫展。
1992年《百帝圖紫砂鼻煙瓶》分別獲全國陶瓷藝術展評會、國際精品大獎審一等獎。
1994年《歷代文化紫砂藝術屏條》榮獲全國陶瓷評比一等獎。
曾任宜興市人大副主任,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其代表作品還有:《幹禧幹壽瓶》、《歷代書法名人掛盤》等。
2016年1月,花費6年時間精心創作的“新曼生十八式紫砂茶具”是首次在南京公開展出。
#END#
邂逅紫砂是一場美麗的豔事
遇見紫砂是一場浪漫的緣分
2 0 1 7. 0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