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柑普茶都可以叫陳皮普洱茶?
柑普茶在茶行業內的火爆無需小編多言,越來越多的茶企選擇參與或投身到柑普茶這一細分領域當中。可是隨著柑普茶的流行趨勢愈演愈烈,有不少“吃瓜群眾”產生了疑問,陳皮普洱茶不是早已有之嗎,突然“翻炒冷飯”合適嗎?這裡就涉及一個問題,現在的柑普茶還是傳統的陳皮普洱茶嗎,小編有拙見一二,如果你也是個愛較真的人,歡迎一起來探討。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無論是叫“柑普茶”還是叫“陳皮普洱”,都是由新會柑皮和雲南熟普所組成的一種再加工茶,對此無異議的茶友們可以接著往下看了。(什麼?你有異議?對不起,請恕小編無能為力了。)
新會柑與陳皮的關係
“新會柑”其實是一個俗稱,又有別稱“新會大紅柑”、“廣陳柑”等,正式的學名為茶枝柑,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著名土特產,明清時期曾被列為貢品,聲譽悠久。地道的新會柑其實是皮肉兼用的,可鮮食亦可加工,還能入藥,不過與一般水果不同,其皮比肉貴,新會柑的柑皮是製作地道廣式陳皮的原料。也就是說,新會柑的柑皮並不等於陳皮。
新會茶枝柑
陳皮為傳統工序製作
廣東有三寶,陳皮、老薑、禾稈草,均是富有地方特色的用品。廣東人都知道正宗陳皮須由新會柑的果皮晒制,而其傳統的做法包括開皮、翻皮、幹皮三道工序,即在揀果後用正三刀法(亦有用對稱二刀法)快速開皮,去肉留皮後於陽光下自然風乾,待柑皮失水變軟後翻皮,使橘白向外,再於晒場內天然生晒。
傳統的陳皮會開三瓣
柑普茶有多種新形態
傳統意義上的陳皮普洱茶當然不是用已製成陳皮的乾果皮來加工,而是先挖空柑果,往柑皮內置入雲南熟普,再沿用天然生晒的做法所製成的。這麼說來,柑普茶跟陳皮普洱茶並沒有很明顯的區別啊?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是這樣的,但隨著市場上對“陳皮普洱”的組合不斷創新,開發出越來越多柑普茶的創新形式,現在的柑普茶已與傳統意義上的陳皮普洱茶存在較大區別。
傳統的陳皮普洱茶
1、選料:陳皮普洱茶需選用歲末已成熟的大紅柑與雲南熟普,而柑普茶可以是小青柑、青柑、二紅柑,甚至將熟普換成生普,組合存在多種可能性。
2、工藝:陳皮普洱茶要經過陽光生晒製成,需要“看天吃飯”,而柑普茶可以是半生晒、低溫烘乾、高溫烘乾,甚至是多種工藝相結合,能夠量化生產。
3、形態:陳皮普洱茶的外觀看起來就是一個圓潤的大紅柑,而柑普茶可以是嬌俏可愛的“小心肝”、便捷的袋泡茶或單泡裝,甚至可以考究到將陳皮切絲再混合製成緊壓茶,兩者相對比,不僅僅是“換了一身衣服”,簡直是為陳皮普洱茶做了整形手術。
綜上所述,雖然柑普茶與陳皮普洱茶的本質相一致,都是新會柑皮與雲南普洱茶的有機結合,但兩者之間還是不適宜簡單直接地畫上等號。目前市面上的柑普茶大多數仍站隊稱為陳皮普洱茶,而現在的柑普茶對比傳統的陳皮普洱茶所發展和進步的,所反映的是製茶人思維的創新與工藝的進步,不妨大膽推測,柑普茶將在未來發展出一個更為開闊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