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泥料-朱泥之美
紫砂壺泥料-朱泥之美
朱泥壺在沉穩厚重、內斂古樸的紫砂壺中算是一枝獨秀。然而由於泥性的關係,朱泥壺很難燒制,即使燒制成功也多多少少都有些缺陷。有人說,愛好朱泥壺的人心地比較寬厚,他既愛朱泥之精巧溫潤,又能接受朱泥的不完美。
本色之美
朱泥紫砂,顧名思義,朱者泥而紫者砂。相對于紫砂,朱泥的特性在於——礦料遇水即溶,成泥後油性強,砂性弱,熔點低,結晶充分,收縮比例大。由此造成了朱泥壺緻密光潤,音清而遠,蘊茶愈香的特點。在中國茶初入歐美的那些年,大鬍子們直接把朱泥壺稱為“紅色瓷器”。
小巧之美
朱泥之美在紫砂中是“另類”,在好古尚拙的紫砂世界裡朱泥堅持以小巧為上,以秀俊為美的個性。一切皆因朱泥無大品,小壺傳天下。經驗告訴我們,“壺小則香易聚、壺大則味不佳”,朱泥小壺正應了這句話。
缺陷之美
由於泥性的原因,朱泥壺的燒成收縮率為20-30%,從而使壺體表面產生或多或少的皺折,這些皺折經久使用後,只能看到而手卻感覺不到,所以坊間有“無皺不成朱”的說法。
在預熱烘乾、高溫、冷卻這一燒制過程中,朱泥在燒制溫度,預熱烘乾時間比其他紫砂泥長還要長,冷卻過程也必須十分緩慢,稍有不慎就易變形和窯裂,且收縮率又高,因此成品率低(60%左右),也很難做大,這使得許多制壺名家及成型老手也不願多做朱泥壺。目前市面上的朱泥壺容量大多在200毫升以下,大器極難燒成,超過300毫升的就被很多壺藝收藏者視若拱璧。正因如此,朱泥壺的成品大多有小瑕疵,所以行家們會說:“沒有完美的朱泥壺。”
茶香之美
朱泥因茶而生。朱泥壺因壺小胎薄,質地堅硬,含氧化鐵量高,蓄熱能力較弱(對熱能的消耗較少)熱氣的氣勢活潑外放,壺身的傳熱性能易受外在空氣的影響,易降溫,故茶香容易發揮出來,茶葉中的苦澀味釋出較少,茶湯顯得鮮嫩清冽,茶味的喉韻有極圓滑的效果。
朱泥壺保溫極佳,熱膨脹係數相對較大,泡茶時,溫壺的第一泡熱水不可直接開蓋沖入壺底,否則極易開裂。應合蓋沖水,先由溫水由蓋上方沖下,流至壺身上下四周,讓壺身暖身起溫,第二泡才以熱水以同一手法沖下,使壺身開始均勻發熱。朱泥壺經過長期使用,會發出如古玉般的珠璣之光。
免責聲明:本站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資訊,也不構成任何建議,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