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紫砂壺發展和名家介紹
由於紫砂器的銷售量猛增,以及為了迎合國內外資產階級和達官貴人愛好古董的需要,紫砂器的藝術水準在此期間明顯下降。但也有少數藝人堅持工藝創作,有他們獨到的藝術貢獻。
辛亥革命以來的現代紫砂器,經歷了一個由盛而衰,然後又恢復和發展的曲折過程。自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到1949年前夕,可以說是急劇衰落階段,從1949年以後到今天,則是復蘇和進一步大發展的階段。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到1937年上半年,宜興紫砂業仍在緩慢地發展。據1919年的有關資料記載,當時宜興的蜀山、丁山、湯渡和川埠一帶的沿山居民,仍然“家家制坯,戶戶捶泥”。全縣有窯貨行二十五家,各種陶窯四十餘座。紫砂茗壺、花盆、花瓶和飲食器皿的製作,集中在蜀山和川埠;龍盆、罐頭等黑貨集中在蠡墅;缸類集中在丁山和白宕;缸翁類集中在湯渡。整個窯場工人近六千人,臨時工則因季節而增減。這一帶的居民通常全家參加陶業勞動,或碎土,或煉泥,或徒手制坯,或戶外曬坯,或研製釉料,或繪畫施彩,或書畫雕刻,或裝坯燒窯,男女老幼都不例外。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到1949年前,是宜興紫砂業的急劇衰退時期,在抗日戰爭時期,丁山、蜀山窯業區的廠房和民房被毀者達六百多間,陶窯完全被毀者十二座,還有一些陶窯被侵略軍改作炮臺或碉堡。當時宜興陶業情況是“大窯戶逃往外地,中小窯戶無意經營”,“每年曾以百萬件紫砂供給全國和遠銷世界各地的蜀山窯場,那時全年所燒紫砂茶壺不滿千把”。到四十年代初期稍有恢復,但年產值最多時也只及戰前最高年份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
1945年抗戰結束時,宜興還保留有陶窯六十四座,但到1949年前止,產量最多時不過開燒四十六座。1948年是抗戰結束以來宜興陶業較旺盛的一年,全年共燒了二千七百四十窯次,但僅為1936年產值的百分之五十八。其中七座紫砂窯中只開燒了三座,全年只燒二十窯次,燒造的品種也只是一些茶館所需的普通粗茶具。而紫砂業在整個宜興陶業中的比重,也從1936年的百分之二十二點二下降到1945年百分之八點九。曾經有過六、七百人的紫砂從業人員,到1949年前只餘下三十餘人。
程壽珍(西元1858—1939年),別號“冰心道人”,他擅長製作“掇球壺”及仿古紫砂壺。所制掇球壺端正完美,穩健豐潤,猶如大小雙球迭壘,曾獲得巴拿馬國際賽會和芝加哥與博覽會的獎狀。同時得到獎狀的還有紫砂名藝人俞周良所制的“傳爐壺”。又如範鼎甫,他不僅善於製作紫砂壺,而且擅長紫砂雕塑品,他的大型雕塑作品—“鷹”,曾在1935年倫敦國際藝術展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
黃玉麟:十三歲起就學習紫砂技藝,造詣較深。他的作品形制工整,嚴謹不苟,在選泥配色上也別出心裁,不僅善制掇球、供春、魚化龍等傳統名壺,而且還開拓了製作紫砂假山盆景的新途徑。他所制盆景或奇峰巍峨,或層巒疊嶂,或掇以瀑布、小橋和亭台房舍,妙若天成。晚年時每制一壺必精心構思,積多日方成,時人常以重金購買,可見他名聲之大
王寅春(1897年1月13日-1977年4月11日)祖籍江蘇鎮江,父輩定居宜興川埠上袁村。13歲拜制壺藝人金阿壽為師,開始求藝生涯。三年滿師後,幫窯戶制坯當客師,24歲後在家自產自銷紫砂壺。因手藝好,上海客戶紛紛定貨,並贈“陽羨惜陰室王”印款蓋於壺底,名染滬上。後由宜興蜀山切玉聖手金石書畫家潘稚亮刻“王寅春”方章相贈,寶愛此印,一生一直用此章鈐於壺底。他一生為紫砂事業培養了大批技藝人員,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展覽,為紫砂陶藝的繁榮和發展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王石耕:原名王長根,1924年出生於宜興一個紫砂世家,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壺製作大家,為“民國七藝人”之一。石耕子承父業,從小就跟父親學藝制壺。在其父嚴格要求下,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秉承乃父衣缽,成為“王派壺藝”的嫡傳。在王石耕15歲那年他頭一遭徒手獨立完成了兩把仿古壺:一把“掇球壺”、一把“線園壺”,嘴平正,口蓋准縫,頗見功力,是他壺藝生涯中的“處女作”。這兩把壺被丁蜀鎮上一位老中醫珍藏著。王石耕數十年的陶藝生涯中曾一度脫離制壺工藝,從事技術管理工作,但他始終把“捏茶壺”作為自己一大生活樂趣,追求創造的至情不泯。
裴石民:(1892-1979年2月2日)原名裴慶雲,又名裴德銘.其幼時念過幾年私塾,14歲拜大浦姐夫祖臣為師,學習制陶技術,22歲到利永陶品公司製作紫砂陶器其時已在紫砂陶業中嶄露頭角,上海的一些古董商和收藏紛紛邀請其製作紫砂陶器34歲時由張槐卿和江祖臣介紹到上海,制坯再到蜀山燒成後陳設于莫家櫥窗,作品有<<悟奇治陶>>印,造型古意盎然,製作精細,頗為好友珍愛,因而為<<悟其壺>>.其技藝聞名江南,並博得了”陳鳴遠街道二”的雅號.二年後又先後給幾個古董商仿製紫砂古董,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後才回宜興.1940年,地蜀山大租房開石民陶器店自做自賣.極喜養貓,鳥,金魚,松鼠,蟋蟀等小動物並以寫生悟性,把物性可愛之情,移至紫砂文房清玩,如<<田螺水盂>>,<<九條藝桑菜盤>>,<<螃蟹荷菜盤>>,<<十件果品>>。
吳雲根:一生勤勞純樸,光明磊落,公私分明。直到去世,未給子女們私下留存一件他個人的作品。他的紫砂作品,構思奇妙,享有“出神入化”之美譽。製作的《提把弧菱壺》、《雙色竹段壺》、《大型竹提》、《傳爐壺》、《線雲壺》、《合菱壺》等,曾多次選定參加國內外陶藝大展,聲譽遠播。創作設計的竹花盆、大長方水底盆及新石桃、菱角茶具、雙色柿子,還有《魚罩壺》、《春寧壺》等在傳統手法上頗具創意。他的作品喜用雙色泥表達主體,較多的用竹為題。竹節為壺身挺拔剛勁,壺咀、壺把、鈕、綴以小竹枝攀於壺體,由曲枝構成,輔以幾片小竹葉,舒展有姿似風中飄動,疏密有致;兩種泥色處理,相互呼應,色澤和諧得體。在製作處理手法上以竹節為主體的合理結構,以葉、莖、枝、芽為襯托,充分表現翠竹的神韻。又如《柿子壺》是常見的造型,他採用多種手法製作,有宜於裝飾銘文,且光潤的四瓣莖紋柿子壺,也有重在表現柿子生態的翻蓋柿子壺,光潤內蘊,楚楚動人。《傳爐壺》敦厚樸實,《弧菱壺》方中富圓,圓中見方,他的作品渾然天成,毫無雕琢之氣。
任淦庭(1889年-1968年):又名幹庭,字缶頭,號漱石、石溪、聾人、大聾、左民。
出生于世代書香門弟,排行老三,長兄淦坤,精於刻紙,二哥不幸早逝,四弟淦儒,專工花鳥人物。家境貧寒,幼年唯讀過三年私塾,但極為刻苦好學,常折樹枝席地作畫寫字,被鄉人視為奇才。15歲時,跟隨宜興名雕刻書畫家蘆蘭芳學習紫砂陶刻工藝。滿師後在宜興城吳德盛陶店陶刻作畫為主。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陶業漸有恢復,才又從事紫砂陶器的雕刻受雇於順與陶器廠。1955年,藝人歸隊,參加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並擔任理監事。1956年被江蘇省命為技術輔導員,當選為江蘇省政協委員。1957年和朱可心、顧景舟等參加北京召開的“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和朱德委員長同坐一席。1959年赴京參加建國十周年慶典,出席全國群英會,受到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任淦庭一生酷愛書畫,每天作畫不止,留下大理畫稿。他潛心研究紫砂陶刻藝術,上承清末宜興書畫,金石家陳懋生、陳研卿、沈瑞田、蘆蘭芳、韓泰、邵雲儒等,下傳當今陶刻名家徐秀棠、譚泉海、毛國強、鮑志強、沈漢生、咸仲英、鮑仲梅等,其紫砂陶以傳統風格為主,題材廣泛,形式多樣,畫以山水、花鳥、人物、博古圖案等為主,尤以梅、竹、蘭、菊為勝。書有正、草、隸、篆、鍾鼎、甲骨文等種書體。鐫刻時以多變的刀法,各臻其妙地表達陶刻線條的趣味和美感,將書法、詩詞、畫意裝飾、簡約得體于紫砂陶上,使紫砂藝術相映成題。奇絕處是能用左手或右手對瓶揮毫落墨,畫出相同而對稱的花鳥、山水、圖案。任淦庭的陶刻藝術,在我國美術界影響頗大,與許多美術家結為摯友。他如嚴師、慈父般的對待紫砂陶刻藝徒,當今門徒都已成就。近八旬時,還每日習字作畫,對每個藝徒按各人特長,分贈畫稿,供學生參考練習,後雖腕力不濟,仍以鋼筆作畫稿。其孜孜不倦的精神,為世人銘記。